刘颖余
“25号球员,25个年头,250粒进球。25,好像是上帝对你的语言,哦,对了,今年是2025年……祝你,前途似锦。”
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有趣的跟帖。如果你熟悉欧洲足球,你应该知道这位球迷说的是谁。
没错,他就是拜仁慕尼黑的前锋托马斯·穆勒。
从加入拜仁青训营算起,穆勒已为俱乐部效力了25年。在不久前的世俱杯小组赛首轮比赛中,身穿25号战袍的穆勒梅开二度,将自己的俱乐部进球数提升到了250球。除此之外,穆勒还为拜仁踢了756场比赛,是当之无愧的队史第一人。
这是传统意义上的“一人一城”的忠诚故事,然而结局似乎有点意难平。今年春暖花开之时,拜仁俱乐部已决定不再为穆勒提供新合同。穆勒的油箱里还有油,35岁的年龄和1700万欧元的年薪,或许才是彼此分道扬镳的关键因素。
这就是职业足球,生意是生意,人情是人情,二者不能纠缠不清。
在本届世俱杯1/4决赛中,拜仁以0比2不敌巴黎圣日耳曼,这也是穆勒代表拜仁的最后一场比赛。
岁月如刀,雕刻了穆勒在队内竖起的那座无人企及的丰碑。时间同样审视了穆勒的忠诚和坚韧,要知道,在五大联赛历史“一人一城”球员的出场次数榜中,穆勒也能高居第6位,难怪拜仁传奇迈尔为晚辈鸣不平:“穆勒不仅仅是一个球员,他代表了俱乐部。”
但穆勒从不这样看,“回顾过去,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喜悦,没有一点点伤感。毕竟我不是无缘无故成为拜仁出场纪录保持者的。”
今年年初,孔帕尼在一场欧冠比赛里只让穆勒出场了24秒。舆论认为这是一种“侮辱”,但穆勒却主动表示:“我与主教练沟通良好,随时待命。这不是什么羞辱,全队每一个球员都要有服务精神。”
这就是穆勒,他受到队友和球迷的欢迎,靠的不只是勤勉、坚韧,甚至也不是那种穆勒式的进球和助攻,还有他的乐观、真诚、和善。
有关穆勒,最有名也最有趣的梗是,“要啥没啥,但会进球”。穆勒打小身体和技术都一般,连名字都看起来那么平淡无奇(在穆勒的家乡魏尔海姆,丢块砖都能砸到3到5个穆勒),但他愣是靠着一股拼劲和好胜心挤进了拜仁青训营,起初打的是中后卫,直到U14的一场比赛,教练破罐破摔地把穆勒换上锋线,没想到他竟然大开杀戒。就这样,伴随着教练的百思不得其解,穆勒一路进入了范加尔执掌帅印的一线队。
为什么穆勒看起来不高不壮、动作不快也不细,但总能进球?足球界说法不一,而穆勒给出的答案是:“因为我是一名空间阅读者(Raumdeuter)。”
这是穆勒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创造出来的名词。意思似乎也不难理解,他总是能出现在应该出现的位置,为自己和队友创造出适合射门的空间。这也能解释,为什么穆勒除了能进球,还有那么多助攻。
虽然穆勒说得煞有其事,但队友至今仍无法定义球场上的穆勒。连莱万都承认,一开始跟穆勒当队友很烦,因为后者“那张嘴在场上吧啦吧啦停不下来”,但后来他也意识到,在场上说话其实是很重要的环节。这不是超能力,却非常有利于自己去拦截皮球,直至射门得分。
穆勒在场上让人无法定义,在场下更是搞怪高手,是更衣室的气氛组组长。因擅长鼓舞队友,他又号称“穆勒电台”。他是一个真实而又风趣的人,永远能给旁边的人带来快乐,人们至今也无法理解,一个世界级球星,为什么会跟马同步尥蹶子、冬天短裤大长腿、单车踩成魔性舞、穿女仆装去餐厅……
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无厘头的欢乐,中国球迷给穆勒取了个雅号叫“二娃”,似乎略带贬义,但透着自家人的亲切,而且还暗含着一层严肃的寓意——作为德国传奇前锋盖德·穆勒的接班人,他被视为“第二个伟大的穆勒”。
人生忽如寄,没有人敌得过时间。世上也没有不散场的欢乐,笑着笑着,时间就过去了。那个让人捉摸不透的“空间阅读者”,终于也成了一名时间旅人。他下一站去哪里,还是一个谜,但我们唯一肯定的是,那个最好的托马斯·穆勒已经远去,他来自拜仁,也只属于拜仁。
粤友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